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21年党政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 2021-03-05 浏览次数: 495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工作方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发挥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服务国家和上海经济发展的使命担当,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以奋斗之姿、再创辉煌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一、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

    (一)扎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完善党委(党总支)中心组学习制度,提升理论学习规范化水平。(责任部门: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

    (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组织领导,注重方式方法创新,深入挖掘、善加运用爱国爱校、教育报国的鲜活事例,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更好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实际行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压实意识形态工作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用好“学习强国”重要平台,强化全体师生的思想理论武装。严格规范讲座报告会、网络、课堂等各类阵地管理。创新媒体平台的融合发展。大力提升对外宣传工作水平。继续推进萱草文化节、中华母亲节等系列活动,梳理培育“一院一节”文化品牌。切实推进高品质精神文明建设,打造具有前瞻布局和上应特色的大学文化。(责任部门: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校长办公室、校工会、校团委)

    (三)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落实师德师风建设“五大机制”。深入推进课程思政“领航计划”建设,创新机制,加快推进落实“五大工程”。深化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工作。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和优秀案例。(责任部门: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加强对基层党建的分类指导。规范党支部设置和党支部活动,出台相关制度,及时配齐配强党支部成员。加强对二级单位党组织履职情况督促检查,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总结凝练党建品牌特色项目建设经验,培育党建工作标杆二级党组织、样板党支部、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等。开展党员工作者标兵、党建创新案例等评选,树立典型示范。做好党建课题申报,开展“创新组织生活实例”等项目建设,加强党建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强化党务培训,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引领大学生入党,强化党员队伍建设。(责任部门:党委组织部)

    (五)认真筹备召开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在上级党委领导下,适时筹备召开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全面回顾总结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学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明确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扎实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做好党代会精神的传达贯彻落实。(责任部门:党委组织部、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坚持严管厚爱,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加强分类分层教育培训,组织中层干部培训班和第八期青干班等。坚持党管人才,不断完善干部人才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体系。按照上级要求,完成档案专项审核工作。(责任部门:党委组织部、党校、人事处)

    (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内监督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对党中央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监督检查。以深化学校纪检监察体制和派驻改革为先导,进一步推进学校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和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为抓手,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深化学校纪检监察“三转”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纪检监察工作机制和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进一步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巡察和压实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校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责任部门: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

    (八)加强统战、离退休和群团工作。召开统战干部、新上岗党外干部培训班,系统学习中央统战工作条例等有关精神。推进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做好民盟、九三学社、民建、民进等四个民主党派的换届选举工作。加大党外人士联情联谊,拓展与区域内外党外人士的交流。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作用,增强新时代关工委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有效性。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主渠道作用,认真筹备学校五届五次“双代会”。加强政治引领,推动共青团工作开创新局面。(责任部门:党委组织部统战部、离退休工作委员会、校工会、校团委)

    (九)切实维护学校和谐安全稳定。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部署,切实保障全体师生员工身心健康。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继续做好宣传教育和安全管控,推进校园安全管理精细化、校园安防系统智能化、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师生安全教育常态化。加强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建设,建立安全管理问责机制。持续加强校园安全监管,重点做好实验室、宿舍、食堂等重点场所的安全隐患排查、依法整治工作。以信息安全为核心,筑牢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责任部门: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安全保卫处、国际交流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后勤保障与服务中心)

    二、进一步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完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十)持续提升和加强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与内涵建设。加强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迎接新一轮本科审核评估为契机,以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为依托,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打造各层次一流课程,出版新形态教材和数字课程。积极落实专业优化调整办法,加快推动“专业方向回归专业”。加大一流专业“双万计划”的实施力度,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级、市级一流专业。继续推动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和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建设。积极组织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并重点做好创新创业开放实验室、机器人综合实训平台、大学物理实验示范中心和数字化工厂等建设。修改完善各类教学检查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课程评价为主的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出台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指南。总结凝练教改经验和成果,申报新一轮教学成果奖。加强对国家、各省市招生改革政策的研判,创新招生思路,形成有效举措,促进生源质量稳步提升。继续推进精准就业服务,不断拓展就业市场,提升就业质量。(责任部门:教务处、招生工作办公室、党委学生工作部)

    (十一)全面推进一流研究生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开展研究生教育思想大讨论。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力度。以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引领,优化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探索研究生分类培养与评价体系建设。以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为路径,大力推进研究生产教融合协同培养基地建设,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协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有机衔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和跨学科协同培养导师团队建设。优化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推动研究生教学改革、课程和教材建设,积极培育、申报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优化研究生招生规模,适度增加招生人数。开发在线招生系统,提升招生信息化和规范化水平。(责任部门:研究生院、党委学生工作部) 

    三、秉持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理念,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创新驱动的能级

    (十二)以“十四五”规划战略统领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建设。紧密对接国家和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及专项规划,编制出台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以规划为统领,明确“应用导向、技术创新”的特色定位、秉承“依产业而兴、托科技而强”的办学理念、坚持“协同创新、共创价值”的发展模式、追求“卓而独特、越而胜己”的价值取向,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高质量开局,扎实推进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主动对接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完成分类评价数据上报及自评报告,积极推进上海高等教育评价研究基地建设。(责任部门: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

    (十三)全方位推进高度对接行业发展的应用学科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博士单位和博士点建设。以实施新一轮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为契机,持续做强优势学科,开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学位点培育和申报工作,深入推进学科分层分类可持续发展。聚焦香料香精化妆品和绿色化工、功能新材料和智能制造、艺术设计与创新管理学科群建设,推进省部级以上工程中心和创新研究院建设,提升学科整体的国内外影响力。积极参与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并利用第三方监控平台和评估手段,完善学科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构建“优势学科专业辐射、新兴学科专业发力、传统学科专业升级”的新格局,指导和推动学校各学科交叉融合和高质量创新发展。(责任部门:学科建设办公室、研究生院、科学技术研究院)

    (十四)积极探索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探索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力争在国家级科技奖项上取得新的突破。做实做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工作站、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积极拓展产学研合作区域,主动对接上海“3+6”重点产业建设和“五个新城”建设,主动与各级地方政府对接、企业互访、挖掘地方技术需求,举办产学研论坛和对接会,实现精准对接,提高产学研合作成效。做好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和上海市专利示范单位建设工作。积极迎接军工保密资格复审,开展军工质量认证体系认证培训工作和认证材料前期准备,积极与军工项目管理部门、军工企业对接,争取军民融合项目。加大力度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责任部门:科学技术研究院、上海应翔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十五)大力推动构建高水平工程教育国际化办学新格局。完善外事管理工作统筹领导机制,构建大外事格局。高质量开展留学生学历生招生录取工作,重点开拓与疫情低风险境外高校的合作。完善留学生服务保障体系,大力推动全英文示范课程、中文国际课程建设,持续打造“留学上应”品牌。拓展优质海外交流项目,积极申报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联动合作院校开展线上海外交流项目。通过探索开展国际工程专业认证、联合科研攻关、共建实验室和人才联合培养等“国际化+”系列举措,与国外高校、行业企业、国际组织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深化与上海市外办、友协等的合作,拓展双方合作领域,深入推动中老铁路人才项目可持续发展。(责任部门:国际交流处、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研究院)

    (十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关爱的工作链条。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博士引进力度,创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形式,用好全球人才数字画像系统等大数据技术,进一步完善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招聘会制度,实现靶向引才、精准引才。启动实施“杰出人才引智计划”“学科领军人才计划”“中青年学者计划”“优秀青年教师计划”等,初步形成以国家级杰出人才为引领、省部级领军人才为支撑、优秀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人才梯队。与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合作机制。实施教师个性化职业发展规划,完善教师发展支持保障制度,深入推进教师发展新工程。优化教师晋升制度,克服“五唯”导向,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多元化,力促人人出彩,实现共同发展。(责任部门:人事处、党委教师工作部、学科建设办公室、科学技术研究院、国际交流处)

    四、持续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

    (十七)不断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分类管理,建立有利于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有利于创新教学科研组织形式、符合现代大学制度要求的人事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科学合理设置各类各级岗位,以学科发展为导向,人力资源配置向优势学科倾斜。进一步明确各类岗位聘用条件、岗位职责、目标任务及考核标准,将考核与岗位聘用、职务晋升、绩效分配紧密结合。构建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完善以岗位和业绩相结合的绩效拨款模型,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逐步调整和优化教职工薪酬分配结构。(责任部门:人事处、党委组织部)

    (十八)加强筹资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多渠道、多元化、多手段筹措办学资金的能力。加强基金会和各级校友会建设,用足用好配比政策,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加强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简化财务业务流程。建立财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继续做好双向财务联系人工作。进一步规范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配合做好学校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效开展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工程项目审价工作,拓展审计类型,提升审计成果运用效果。(责任部门:财务处、校长办公室、审计处)

    (十九)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进校属房屋资产出租出借监管及租金收取核对。开展干部办公用房自查自纠、房屋资源使用情况自查与抽查。推进学院用房定额管理工作模拟运行。持续做好固定资产清查盘点以及各类资产的报废、更新、报损等处置工作。做好相关学院搬迁综合实验楼、第三学科楼调整搬迁工作。稳步推进校属相关企业体制改革。(责任部门: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后勤保障与服务中心、上海应翔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二十)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以数据治理为抓手,全面梳理全校信息化系统,实现各业务系统间的互连互通、数据实时交换与充分共享,打造大数据平台。持续推进“一网通办”项目,跟踪、优化一期办事流程,完成二期办事流程开发建设,以学校管理数字化改造升级助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战略。加强信息基础资源建设,更新优化各类教育教学信息设施和平台。启动历史档案数字化管理,增强档案远程服务能力。(责任部门:信息化技术中心、档案馆)

    (二十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提高服务能力。做好奉贤校区消防设备及管道、水平衡,局部主干道及下水道铺设,围网整体基础加固及局部围网更换工程。完成奉贤校区第三学科楼通风工程第一阶段施工。科学规划徐汇校区空间资源使用。加大力度提升后勤保障与服务水平。围绕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拓展服务功能。(责任部门:基建处、后勤保障与服务中心、安全保卫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