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书记郭庆松、校长柯勤飞在2021年学校干部大会上讲话
发布时间: 2021-03-04 浏览次数: 830

乘势开局  砥砺奋进  铸就未来

加快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建设

——在2021年春季全校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21年3月2日)

校党委书记  郭庆松

 

同志们:

下午好!春至人间花木知,上应校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年,隆重而来,悄然而去。这个春节,不少教职工做“原年人”,我们以“不一般”的方式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牛年春节。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留校学生“如在家”,返乡学生“似在校”。这个假期,不少干部和教师放弃假期休息,一些职能部门员工加班加点,确保了学校安全稳定和新学期正常开学。在此,我代表校党委对同志们的辛勤奋斗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2021年春季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精神,巩固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双胜利”成果,部署推进“十四五”和今年学校事业发展工作,确保学校在新的历史征程上谋好篇、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学校“十四五”规划开局年和学校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课程思政领航示范校建设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学校工作、迈好“十四五”时期学校发展第一步,至关重要。全校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攻坚克难,奋勇前进,交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师生的合格答卷。

刚才,柯校长就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十四五”规划作了全面阐述,对2021年学校工作进行了部署,也结合传达了陈群副市长的讲话精神,既讲了办学理念,也讲到了重点任务,还讲了具体要求,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要好好领会柯校长讲话的精神并贯彻落实到工作中。

下面,我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2021年春季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结合传达于绍良副书记的讲话精神,讲四点意见

一、把握形势,坚定不移地保持推进学校发展的定力

我们既要低头走路,又要抬头看路“低头走路”就是脚踏实地、戮力前行,做好我们学校自己的事情,确保万无一失。“抬头看路”就是要高站位、观大局、明大势。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三新”工作要求,对教育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对高等学校当前发展的形势和任务作了分析部署,提出了工作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会议的精神实质,认清形势,坚守初心使命,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发展信心,保持发展定力,全面推进学校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发展。

“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教育改革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宏观政策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给学校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新需求: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对学校政治价值的新需求。面对新发展阶段,主动承接上海重大任务、解决行业难题、服务国家战略,提高应用技术研究和基础研究对上海和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这是对学校社会价值的新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机融合和提升城市文化品质,这是对学校文化价值的新需求。切实履行人才培养第一责任,培养更多适应新发展格局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同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纸变钱”能力,这是对学校经济价值的新需求

面对新形势,要把握好“五个局”一是全局,全局是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目标。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是我们的发展目标。二是变局,变局是环境。“变”在特定阶段的相对稳定状态,叠加起来就形成了变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这是当前学校发展所处的最大环境。三是格局,格局是战略。新发展格局事关教育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四是布局,布局是配置,也就是教育资源如何配置。上海将启动新一轮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我们要抓住机遇。五是破局,破局是动力。最近,上海市和教育部又启动了新一轮综合教育改革,学校要抓好改革任务落实,用好政策红利,助力学校发展。学校要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治理结构优化、扩大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作为根本动力。

面对新形势,我们思考问题、谋划工作的基点是:把握发展中的“变”与“不变”(“变”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我们要保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的政治定力,保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的战略定力,保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定力,走自己的路,扎根中国大地办出高水平大学。我们提高政治站位,拥抱变化,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主动担负起新时期赋予学校的新使命,加快创新发展思路,破解瓶颈难题,补齐短板不足,构筑新的优势,在“十三五”发展基础上,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乘势而上,持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努力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二、聚焦建党100周年“百年行动”,坚定不移地提升学校党的建设质量

要以迎接、庆祝建党百年为契机,切实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引领和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党政要点即将印发,这里强调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高质高效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视党内集中教育是我们的一大特色和有效工作方法,目的在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锻炼党性,以更好地开展工作、解决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部署开展了四次集中教育:2013年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5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2016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2019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这次党内集中教育的主题是学党史,是第五次。2月20日,中央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吹响了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集结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这次党史怎么学?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值得注意: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如何开展党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4点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树立正确党史观、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其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树立正确党史观”,非常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按照中央部署,2月22日,上海市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就全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了动员部署。市教卫工作党委正按照中央和市委部署要求,制定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并将于近期召开动员会议进行专题部署,在教卫党委部署后,学校党委也将及时进行部署。但各项工作都可以做,不能等。学校党委已经布置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前期方案准备,并在常委会上专题学习了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最近,中央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的通知》。全校各级党组织要积极行动起来,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领导班子及各级党组织要安排专门时间集中学习讨论,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专题学习,全面领会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于绍良副书记春季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强调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活,用好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深入挖掘、善加运用爱国爱校、教育报国的鲜活事例,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更好汲取智慧和力量。

二是扎实开展庆祝建党百年活动。百年大党初心如磐,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学校从去年底就开始谋划学校的庆祝活动,最近又召开了2次讨论会。总的想法是既要认真贯彻上级党组织部署,高质量完成上级组织的任务;又要将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与学校实际特别是师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与学校新时代改革建设发展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充分展示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充分展示全校师生和历届校友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生动实践。整体谋划、统筹推进、校院联动,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与学校立德树人工作有机结合。

三是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以提升基层党组织“四力”为目标,强化学院党组织和党支部建设。(1)狠抓二级学院党的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学校党的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已经审定通过的修订版《中国共产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特别是要强化二级学院领导机制和决策机制建设。寒假前,学校党委发布了关于学院党组织和党政联席会议的议事规则文件,这是二级单位议事决策机制的规范性文件,各二级学院党组织要组织学习,稳步有序推进。学校党委组织部也将举办培训班,进行专题培训,确保制度执行到位。2)加强党支部建设。要继续贯彻党支部工作条例,将工作触角直接延伸到党支部,增强党支部生机活力,使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作用真正切实发挥起来。3)抓好党员发展工作。今年党员发展工作进行了政策调整,高校大学生党员是种子党员,种子若先天不良,将影响重大。各二级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要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质量关、程序关、严格落实政治审查等制度,加大在大学生、优秀青年教师和“海外”人才中发展党员的力度。

四是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第七轮干部聘任以来,全校各级干部在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两个战场展现出昂扬的斗志和奋发的姿态,在实践中展现新作为、迸发新活力、取得新突破,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干部还是要着力解决我曾经说的“三少”问题80后尤其是85后干部还比较少,专业强、管理也强的干部还比较少,优秀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干部还比较少。同时也要抓好大家关心的干部培养培训问题。今年,学校党委将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下大力气多举措全方位开展对干部的培训培养,锤炼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要围绕突出政治训练,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提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构建“分级负责,脱产培训、短期学习、日常教育”相结合的培训体系,组织中层干部培训班和第八期青干班;要应用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情景式等现代培训方式开展干部培训,重点提高干部科学决策能力和抓落实能力;要结合岗位要求,着重做好实际工作能力和方法的传授,提升干部调查研究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这里强调下,干部队伍建设要上下协力。领导者必须要培育、培养新的领导者“只有当我们发展他人时,我们才能永久成功”。一个好的组织,应该是事业成功加后续有人。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说:“我们队伍的人员越来越年轻,这是我最欣慰的。现在的‘嫦娥’队伍,三四十岁的都成长起来了。什么让你最高兴?是后继有人。”二级单位党组织必须要把培训年轻干部、年轻人才摆在重要位置。年轻干部要对党忠诚,一心一意、一以贯之,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要把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作为人生信条,这样才能真正立得稳、行得远;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

三、抓住关键,坚定不移地守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和安全稳定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向上向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想文化交融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的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更加重要,市教卫工作党委多次就意识形态工作提出要求,作出部署。今年是关键一年,我们更要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这里我再强调四点。

一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我们的导向一定要鲜明、正确。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德智体美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个根本导向绝不能出问题。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斗争很激烈。各级党组织要负起主体责任,每年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断提升意识形态研判和处置能力。

二是抓好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意识形态阵地如果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因此必须不断提升阵地管理的有效性、实效性,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精准、有力、到位。对高校来说,加强课堂、教材、讲座、论坛、社团、网络等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是当前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要加强报告人审核把关,加强论坛讲座统一审批,加强讲座内容把关,对报告中出现不当言论的要“当场予以制止”。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做战士,不做绅士,保持足够的政治敏锐性,敢于亮剑,敢于对错误言论说不,敢于自觉与错误意识形态作斗争,要按照“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发表有要求”原则要求教师要严格落实学校出台的师德失范行为处理意见,执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

三是加强精准思政工作。要结合学校实际,完善符合我校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高校要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奋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聚焦工作重心。结合学校课程思政领航校建设,推进“三全育人”方案落地落实,特别是要强化协同作战,共同推进“三全育人”。要大力支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加强思政课程群建设,着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质创新行动,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力度。要让思想政治教育走心,多活用脱贫攻坚、探月工程及为此付出心血的英雄人物,多用脱贫攻坚精神等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活起来。要下大力气做好202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促使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各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是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把就业抓在手中、放在心上。

四是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安全和发展就是“0”和“1”的关系。安全不保,何谈其他?教育工作性质特殊,教育安全与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工作、网络阵地管理、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人身财产安全、学校依法治理等紧密联系、错综交织,要素多、链条长,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筑牢安全防线。今年大事要事多,安全稳定特别重要。要不麻痹不松劲不懈怠,落细落实疫情防控。落细落实疫情防控师生分类管理要求。强化防疫措施落实,坚持“防疫三件套”,牢记“防护五还要”。强化重点场所管理。要加强教学科研实验设施安全管理,特别是要抓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完善学校、二级单位、实验室的三级联动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加强师生安全教育。要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要加大排摸力度,对涉及稳定的问题和隐患加大化解力度。要守住教育开放的安全底线,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四、增强韧性,坚定不移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落地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只要我们坚持实干兴邦、实干惠民,就一定能够把学校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落实,就是要抓出效果。要增强抓落实的责任感使命感,提升专业化能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以吹糠见米、真抓实干的行动,将落实落在初心使命上,落在政治方向上,落在实事求是上,落在战略全局上,落在具体问题上。

于绍良副书记指出:要胸怀大局、勇挑重担,在服务创新中展现更大担当,扭住学科建设“牛鼻子,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争取出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卓越创新型人才。在深化改革中激发更大活力深入推进高校分类评价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在扩大开放上迈出更大步伐,更加自信地“走出去、坚定地引进来,善于在开放中博采众长。这里也有四点。

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就是政治,是政治的独特表现形式。能不能从讲政治的高度做教育工作,关系到教育的兴衰成败。要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政治判断力就是明是非政治领悟力就是抓重点,政治执行力就是看行动要提高对标、对表、对题、对需能力,“国之大者”了然于胸,立足岗位谋大事、聚焦中心谋发展,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精神贯彻落实。

二要提振精神状态。陈群副市长在干部大会上说,有的高校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还比较欠缺,“比学赶超”的干劲明显不足,雷厉风行抓落实的紧迫感、责任感还不够强,存在观望甚至“消极怠工”情绪。这要引起我们警醒。在学校未来发展的路上,在推进未来各项工作中,我们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很多问题去解决。上应大发展到今天,靠的是一种对“厚德精技、砥砺知行”大学精神的坚守。今后,我们还需要切实践行“厚德精技、砥砺知行”大学精神,铆足“比”的劲头,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增强“学”的主动,提高攻坚克难的本领,激发“赶”的动力,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强化“超”的追求,增强敢为人先的勇气,努力形成“比学赶超 振奋精神”的生动局面和浓厚氛围。

三要践行一线规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基层最丰富、实践最生动、群众最智慧要把落实一线规则作为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的重要途径,深入到师生的具体实践中去,深入到师生的创造性工作中去,与师生建立有温度的、实实在在的联系,把师生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工作成绩。

四要树立法治思维。我曾经研究过“枫桥经验”,核心观点是法治赋能新时代“枫桥经验”“枫桥经验”同样适用于我们的高校。我们要让法治赋能我们的治理体系,提高我们的治理能力。我们学校是依法治校示范校,干部要保持法治思维,善于按照规则和制度办事,形成良好的“按章办事、规则无例外”的行政文化。我们要加快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和机制,切实将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优势转化为学校治理能效能。

同志们,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一代代上应人坚守执着、负重前行,带来了上应今日之荣光。我们要用行动致敬历史、铭记历史、不辜负历史。我们要走好新的长征路,以对标先进、比学赶超的冲天牛劲,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抢抓开局,乘势而上,创造出更牛的发展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乘势而上  奋发有为

努力开创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建设新局面

——在2021年春季学校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柯勤飞

2021年3月2日)

 

同志们: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学期伊始,我们在这里召开春季全校干部大会,重点就2021全年工作进行部署,旨在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明确任务,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更加务实高效的作风,完成好新一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2020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决贯彻国家和上海市决策部署,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双胜利”。学校在分类评价中继续蝉联应用技术型高校第一,获上海市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推荐,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材料与化工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增列为上海市推荐名单,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化工等8个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获批教育部和上海市新工科、新农科项目多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成为首个获得“双认证”专业,另有一批专业的工程教育论证已有序推进;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和上海市专利示范事业单位,成立中欧知识产权学院,萱草种质资源库入选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香料香精化妆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上海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企业共建“绿色药物合成与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成功召开“中老铁路通”民间交流座谈会,国际化办学成效显现。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凝结了全体师生,尤其是在座各位同志的智慧和汗水,值得我们倍加珍惜,更鼓励我们奋勇向前。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正所谓“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今年开局起好步,对于今后五年学校的长远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开局之年起好步,必须锚定发展方向和目标不动摇。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决定未来。寒假期间,我们召开了2021年学校发展研讨会,为学校“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纵观今后一段时期学校发展的环境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改革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宏观政策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发展模式换档、改革要求升级、管理方式转换成为必然。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特征、新的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迫切需要我们把握好前进的步伐。今年上半年,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将正式出台,全校上下要以规划为统领,进一步明确“应用导向、技术创新”的特色定位、秉承“依产业而兴、托科技而强”的办学理念、坚持“协同创新、共创价值”的发展模式、追求“卓而独特、越而胜己”的价值取向,始终坚定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的目标不动摇,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推进创新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开局之年起好步,必须坚持在服务贡献中彰显自身价值。新的历史起点上,上海高等教育要主动服务国家大局,支撑上海城市发展战略,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立足大势、审时度势、乘势而上,这是党中央对新时代上海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目标导向,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在推进协同创新中,进一步需求导向、精准发力,将学校的发展与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有效支撑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强化开放枢纽门户等“四大功能”,在服务中实现自身的大突破、实现大发展。

开局之年起好步,必须秉持砥砺奋进开拓创新的精气神。一年之计不仅“在于春”,更应“早于春”。今年是辛丑牛年,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总书记寄语大家要发扬“三牛精神”(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近半年,市委也反复强调要“谋定快动”,对已谋定的方向、策略和工作事项,必须最大程度提升效能,杜绝时间和精力空耗。我们要将这一要求转化为一种自觉的精神状态,学校各部门、各学院,在座的所有中层干部务必倾心投入抓发展,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掌握发展主动权,在不断明确自身方位的过程中,努力先行一个身位,不断自我加压提升效能,跑出“快节奏”“加速度”,让整个学校锐意进取、协同高效、充满活力,展现高质量的“上应速度”。

同志们,在这样一个开局之年,全校上下必须要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力求实现2021年工作开门红。昨天,《2021年度学校党政工作要点》已经学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要点》对全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具体安排,希望大家认真研究,切实抓好落实。

下面,我结合今年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再强调以下三点。

一、全面提升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

(一)持续加强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与内涵建设

陈群副市长在今年春季上海高校党政负责人干部会议上指出,目前上海高校的学科专业布局与行业产业的匹配度依然不高,人才培养质量还达不到新型产业的需求。按照市发改委测算,集成电路领域上海高校相关学科专业每年全部毕业生相加仅能满足需求的1/25、人工智能领域仅能满足需求的1/6、生物医药领域仅能满足需求的1/2。去年,学校出台了《专业优化调整办法》,目的也是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特别是满足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代表的“四新”经济对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通过资源整合重构,助推专业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实现特色发展和集群发展。各学院要基于这一思路,结合“十四五”规划,加快推动“专业方向回归专业”,将专业真正作为研制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条件建设的基本单元。

同时,今年教育部将启动开展新一轮本科审核评估工作,我们要以迎评为契机,以评促建,以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为依托,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打造一流课程,出版新形态教材和数字课程。重点加大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实施力度,积极申报国家和市级一流专业。继续推动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和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建设,积极组织建设现代产业技术学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领航计划”建设,加快推进落实“五大工程”。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和优秀案例。总结凝练教改经验和成果,积极组织申报新一轮教学成果奖。

(二)全面推进一流研究生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海将召开全市研究生教育会议,并出台加快新时代上海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意见。相关部门和学院要积极落实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在研究生规模适度扩容的前提下,加强以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引领,优化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探索研究生分类培养与评价体系建设。重点以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为路径,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协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有机衔接。

二、不断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创新驱动能级

(一)全方位推进高度对接行业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体系建设

今年,上海将继续实施新一轮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和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建设思路总体上延续前一轮分类支持的思路,并结合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对支持范围和力度进行动态调整,同时计划安排更多经费用于学科建设。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在积极参与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的基础上,持续做强优势学科,开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学位点培育和申报工作,深入推进博士点建设等学科分层分类可持续发展。重点聚焦三大学科群建设,推进省部级以上工程中心和创新研究院建设,提升学科整体的国内外影响力,逐步构筑起“优势学科专业辐射、新型学科专业发力、传统学科专业升级”的新格局,指导和推动学校各学科交叉融合和高质量创新发展。

(二)积极探索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

今年上海市将启动实施高校创新策源能力提升计划,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和创新能级高的企业开展合作,参与推出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的创新方案,支持大学科技园等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近期,我和郭书记数次与奉贤区主要领导进行了交流座谈,就进一步加深区校合作交换了看法。大家都知道,李强书记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就到奉贤调研“五个新城”建设。我们要主动服务上海“四大功能”、积极融入“五个中心”建设,特别是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主动服务上海“3+6”重点产业发展等。相关部门和学院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持续深化探索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做实做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在和奉贤区“东方美谷”合作建设、和徐汇区知识产权领域合作的已有基础上,继续拓展政产学研合作领域,主动与地方政府对接、企业互访、挖掘地方技术需求,做实做深大学科技园、产学研工作站等平台,实现精准对接,提高产学研合作成效。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三)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基。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新时代上海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人才新政20条),据悉,今年开始,市级层面考虑改变人才引进的支持方式,对引进的学科领军人才每人给予100万元资助,对引进的青年骨干人才每人给予50万元资助,采用“事后奖补”的方式在相关人才引进到岗后次年兑现。希望人事部门和各学院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政策机遇,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博士引进力度,尤其是要创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形式,用好全球人才数字画像系统等大数据技术,进一步完善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招聘会制度,实现靶向引才、精准引才。引进的同时要继续做好已有人才培育培养,启动实施系列培养计划,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教师精准化、个性化、数字化职业发展规划,初步形成国家级杰出人才为引领、省部级领军人才为支撑、优秀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人才梯队,力促人人出彩,实现共同发展。

三、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十四五”上海的一项重大战略,是提升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之举,对于我们高校同样如此。去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学校信息化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挑战和机遇。“一网通办”项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去年成功上线运行,效果初显。希望相关部门继续推进这一项目,跟踪、优化一期办事流程,早日完成二期办事流程开发建设,真正做到方便师生办事。同时持续将服务前移,逐步完善学校网络基础硬件设施,整合数据资源,再造服务流程,推进教务、科研、人事等系统的功能优化,使“服务+互联网”逐步转变为“互联网+服务”,尽快实现“智慧上应”从1.0跨入2.0的新时代。

(二)加强筹资能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去年,学校出台了《社会捐赠收入财政配比资金管理办法》,旨在引导和鼓励校内各单位和个人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捐赠,拓宽学校筹资渠道。政策出台后,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今年,我们将加大力度实施这一政策,也希望各学院、各部门积极宣传、动员、发动广大师生参与进来,用足用好配比政策,为学校多渠道、多元化、多手段筹措办学资金,拓展“自我造血”的能力。

同时要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不论是从教委还是学校自身来说,未来的趋势都是进一步简政放权、强化经费的自主使用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学校“十四五”已获批技术创新大楼、学生宿舍、两个校区的部分楼宇改造和维修,学校会全力支持每一个学院、每一个学科专业的发展,希望大家加强调研,掌握需求,坚持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树立“资源”意识和“绩效”意识,盘活效能要素,做好乘法,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物化为制,转化为全校师生共同的行动,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潜能。

最后,再强调两点:一是要慎终如始抓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没有完全结束之前,全校上下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和侥幸心理,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按照市教卫党委、市教委的统一部署,继续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根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牢牢守住校园健康安全防线。

二是要下大气力做好202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在总结2020年工作经验基础上,深入推进毕业生就业各项工作,积极争取各方力量支持,深挖毕业生就业岗位,组织好各类招聘活动,加强就业指导辅导,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提升就业服务质量,促使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确保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以上是根据年度工作要点,强调了下一阶段需要推进的几个重点领域的工作,实际上,学校今年的目标任务远不止这些,需要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奋勇拼搏,思想上再解放、理念上再更新、行动上再落实,为“十四五”乃至2035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志们,事业催人奋进,来路照亮前程。做好今年的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面对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态势,面对新时代国家和上海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需求,面对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最新部署,让我们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勇气和担当投入到学校的各项办学事业之中,以优异的发展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向党和人民交出令人满意的上应答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