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书记郭庆松、校长柯勤飞在2020年秋季学校干部大会上讲话
发布时间: 2020-11-02 浏览次数: 489

继往开来攻坚克难锐意进取

共创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建设的新荣光

——在2020年秋季学校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20年9月10日)

校党委书记  郭庆松

 

同志们: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在抗击新冠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重要时刻,我们迎来了第36个教师节,也迎来了今天在座的百余位新上岗干部,接下来还要迎来学校学子的回归和加入。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对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广大教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诚的节日祝贺!向得到组织和群众信任、担负新一届中层领导职务的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祝贺!

每年召开春秋两次干部大会是学校的惯例。干部大会是学校一个非常重要的校级会议。今年的干部大会不同寻常,意义非凡:一是这次大会是国家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胜利,学校防控进入常态化,即将迎来学生正常进校开学的重要当口;二是这次大会是新一轮干部换届聘任基本结束,全体干部开启新征程的重要当口;三是这次大会是学校“十三五”收官、精心谋划“十四五”的重要当口。因此,今天的大会既是干部换届聘任总结会,也是全体干部上岗的会议,更是一次工作部署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刚才,何书记对全体新一轮干部进行了廉政教育,希望大家牢记在心,不逾矩、办成事、不出事。柯校长谈了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要求,部署了学校未来发展特别是本学期的重点工作。希望大家认真理解校长的办学思想,在实践中落实、执行、推进,助力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建设。

上应的荣光需要一代又一代上应人去创造。走进新时代,赢得新时代,特别需要上应新的“关键群体”接好接力棒,跑出加速度,取得新时代的新辉煌。广大干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和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和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昂扬的斗志踏上新征程,以新姿态、新状态、新面貌进入新时代,以奋发的作为担当新使命,创造新时代无愧于历史、师生和组织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建设的新荣光。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积极评价第七轮中层干部换届聘任工作

今年,学校党委有三件大事:学校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换届和筹备召开第四次党代会,2个换届在上半年启动并有序开展。今天,召开干部大会,标志着学校第七轮干部换届聘任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学校领导班子换届调整也会到位。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此次中层干部换届工作,从年初就着手对全校中层干部队伍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深入摸底,多维分析了干部队伍的结构,对干部队伍的年龄、背景、经历等进行了全面分析研判。我本人走访调研了全校各二级单位并仔细研阅了每一位中层干部的任免表,其他校领导也都走到基层,同各自分管、联系部门的干部群众进行深入交流,务求精准科学地知事识人、知人善任。

5月12日召开换届聘任动员大会,正式启动换届工作后,即面向全校公布了此次中层干部应聘岗位、应聘资格及条件,并根据岗位和职数设置进行民主推荐;组织部门在综合考虑年度考核、民主推荐结果及一贯表现的基础上,提出考察人选建议名单,经过书记办公会反复讨论、慎重比选,报党委常委会决定,形成了正职、副职的任职人选名单;学校组织部门按照“凡提四必”的要求对考察人选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并先后召开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的形式对正副职拟任人选进行了表决。整个换届工作中,全校中层干部讲党性、顾大局、正确对待,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认真配合,保证了换届工作有序、高效、顺利进行。

截至目前,除个别岗位暂时空缺,学校各二级单位班子都已基本配齐。经过本轮中层干部换届聘任工作,学校中层干部队伍结构整体得到优化,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本轮聘任,共提任42名处级干部(正处级8,副处级34);现有正处级干部59名,副处级干部104名,平均年龄44.7岁,比换届前平均年龄小2.6岁;80后干部55名(正处级4名、副处级51名),比换届前增加21名;党外干部14名;具有高级专业职务占比60.7%;具有研究生学历及博士学位的比例分别提高了3.8%、1.1%。干部队伍年龄分布更加合理,活力进一步增强。提任的干部中,很多原本就是学科专业骨干,一些还承担了业务主管、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等管理工作,积累了管理经验;这些党内党外,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干部岗位上来,使得我们的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目前还有5个学院的院长面向海内外招聘。总的来看,本次中层干部换届聘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学校党委对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作了进一步深化和规范,突出了严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有关内容,加强分析研判动议,科学制定换届工作方案和实施办法,选派公道正派、经验丰富、素质优良的干部参加考察工作,注重全方位深入考察干部,综合了解考察对象的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力求考准考实。在酝酿环节,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综合考虑人选推荐结果和平时掌握的情况,根据人选与岗位的匹配度,集体研究确定拟任职人选。把党管干部原则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充分发挥了党的领导和把关定向作用

二是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全面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领导干部队伍、坚持政治标准、突出实绩导向、树立重视日常等要求,强调坚持出于公心选干部、为了事业选干部、按照规矩选干部。学校党委组织的考察组,深入到二级学院和机关部处进行民主推荐和考察,共有693人参加谈话推荐和1057人参加会议推荐;1046人次参加考察谈话并书面表达意见,重点考察人选的政治素质、担当作为、勤勉程度、管理能力、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情况,广泛听取了干部群众对拟任职干部的意见建议,通过对民主推荐和考察结果的综合研判分析,也让党委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了人选的各方面情况,为确定拟任人选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是坚持畅通渠道、能上能下,构建精准科学的干部选用机制。学校党委在本轮换届工作中,通过数据分析、民意分析、比较分析、条件分析以及案例分析,做好分析研判工作,务求精准科学的知事识人。我们从有利于培养锻炼干部、有利于优化班子结构、有利于激发担当作为出发,对因工作需要或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进行了交流轮岗;对部分因年龄或任职年限原因不再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安排回到教学科研岗位,或转为一般管理岗位,这也体现了干部能上能下的原则。学校党委对离任干部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是充分肯定的,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党委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今后在各领域继续发挥优势和作用,为学校发展再立新功。

四是坚持全面从严要求,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严格执行“凡提四必”,严格干部选任工作纪实,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专门监督和师生群众日常监督作用,实行廉洁自律意见“双签字充分吸收和有效衔接有关制度成果,织密制度防范的笼子,完善严格把关的措施,秉承公正公开、全程从严的要求,聘任岗位及条件、考察人选、任职人选面向全校公告、公示,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教职工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二、充分把握学校发展的历史大势

以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当前形势,以什么样的思维谋划未来发展,不仅关系到学校当前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运行,而且关系到学校中长期发展的协调运行。我们必须要认真总结“十三五”发展经验,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始终坚持“四个放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辩证思维冷静分析学校发展面临的“变与不变”,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应用技术领域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更好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机遇和挑战、形势和任务。

从中央、上海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上来看,学校服务全国、长三角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没有变,但履行职能的具体指向发生了变化。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中央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成效。我们要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更好地提升服务长三角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匹配度。在这次高校党政负责干部大会上,市领导指出,上海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差距在扩大,作为地方高水平建设重点高校,我们必须办出高水平,责无旁贷。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随着国家发展格局、发展环境的变化,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中,高校要更加发挥灯塔作用,充分彰显职能,指引社会前进和发展。这要求我们广大干部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握时代潮流、运行规律,对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未来走势,树立战略思维、全局观念,科学布局、精准施策,从服务现代工业发展中汲取初心力量,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技术兴国情怀,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扛起应有的责任担当。

从学校发展愿景看,学校发展目标、办学定位没有变,但实现发展目标的动力源泉发生了变化。客观地说,在中国高校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难以避免的干扰项,有时一定程度上十分影响学校的发展。我校发展的巨大成绩表明,我们必须坚持学校“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发展目标不动摇,必须要坚守办学定位不动摇,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发展定力,这是学校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新时代,教育部高教司鲜明地指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高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展望未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学校将在深化教育改革进程中发挥主体作用,人才成长与科技研发的环境将进一步优化,知识生产与科技转化体系将进一步科学化,我们将更多地得到社会、政府和企业的资源。特别是目前,政府正在改革对高校的管理方式,将会有一系列的、陆续出台的政策红利(比如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管理、科研工作管理等方面的政策),这是我们发展的巨大动力,要求我们广大干部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更好地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从学校使命来看,学校坚持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没有变,但育人的机制发生了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育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中国近代史上诞生了不少著名大学,在延安“山沟沟”里创办的陕北公学,抗日硝烟中的西南联合大学,都因为国家、党和人民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分子而在历史上写下隆重一笔。疫情之后的教学、育人工作,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退回到疫情发生之前的教与学的形态、育人形态。教与学的新常态已经开启。教育理念将逐步从传统的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教学模式将真正地出现信息技术与教学产品的融合。当今时代,学生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将逐步为大家所接受,立德必须要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立德树人的成效必须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因此,要向构建开放、协同的合力育人机制转变,向改革要动力,着力提高育人能力,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培育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有用之才。这要求广大干部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三、切实担负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回顾过去,学校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暑期,我们拜访了上海市老市长徐匡迪院士,他表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年来的发展“比他想象的还要好”,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非常有前途,应在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学校在应用技术型高校中发挥引领作用,努力建成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大学。

展望未来,学校的发展需要我们接力奋斗,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这次中层干部换届聘任工作,是在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博士授权单位申报和“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关键时期进行的,而在座的各位同志未来的三年任期又恰逢学校迈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你们是承载学校未来发展重任的中流砥柱,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学校党委对大家寄予了厚望。在此,我代表党委给大家提出五点希望和要求

一是有信念:希望大家心有所信,行稳致远。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否则就会出大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高校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干部更要加强政治修养,自觉提升政治能力,特别善于从政治上看待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政治方向不偏,育人目标不偏。要加强干部的理论武装,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积攒干事创业前行的精神力量。要学习和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推进上应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是谋全局:希望大家善把大势,善谋全局。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看清潮水的升降起伏可能更关键。新时代,我们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具备把握大势的危机意识、谋划全局的系统思维。实际上,就是总书记强调的,干部必须要培育科学思维方式,促进能力有效提升,克服本领恐慌。当前,干部要努力培育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我们党一系列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从战略思维看,要从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大的方向,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从辩证思维看,要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看待问题、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对待问题、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认识理论创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新生事物等。从创新思维看,工作中要寻找新思路,化解新矛盾,解决新问题,打开新局面,开创新境界,提升新水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从法治思维看,倡导处理问题运用法治方式,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各项工作,真正建立对法治的信仰和敬畏。我们学校是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因此,我们更要依规办事。从底线思维看,要坚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坚持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实践导向,积极应对、主动作为,争取最好结果。

三是敢担当:希望大家明确目标,砥砺知行。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市委书记李强在十一届市委七次全会上指出:看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谁有本事谁来,谁有潜力谁干,谁先成才谁先上,让干得出色、干出成绩的干部有舞台、有前途、有奔头。“痕迹主义”必须叫停,“责任甩锅”必须防止,“问责走样”必须纠正,督查检查必须精简。前几天,秋季全市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谈到,当前这样一个特殊形势、特别年份、特定节点,上海教育需要完成的“硬指标”“硬任务”很多,对于我们学校同样如此,我们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同时要坚定不移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大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细化、量化、具体化为各个部门、学院小目标任务的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座的各位干部决不能疲疲沓沓、拖拖拉拉,情况弄不清、工作没思路;决不能敷衍应付、作风飘浮,工作抓而不细、抓而不实;决不能畏首畏尾、推脱责任,遇到问题往上推、工作责任往下甩。希望大家拿出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危机感、误不起的使命感;既要有宽肩膀、又要有铁肩膀,既要有责任担当之勇、又要有破解难题之智;不仅要有“想干事”的意识,做到眼里有事、心中想事、勤于谋事;又要有“善谋事”的能力,补短板,强弱项,拉长板,尤其是新提任和交流的干部,要做好交接工作,迅速到岗。

四是讲团结:希望大家团结奋进,协同作战。能不能搞好团结,是衡量和检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素质高低和党性强弱的重要标志如果领导班子不团结,互相拆台,势必就会导致整个部门教职工队伍人心涣散、内耗严重,从而失去战斗力、凝聚力,严重者甚至破坏这个部门的政治生态。我们现在面对的工作千头万绪,局面纷繁复杂,唯有发挥团队力量才能战胜一切。客观地说,大家工作经历、性格爱好各不相同,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分歧和矛盾,这是正常的,关键就是要学会如何有效地防止和化解这些不和谐的因素,这就需要大家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讲格局、有全局、顾大局,做到在政治上志同道合,思想上肝胆相照,班子里的“老同志”要当好“教练员”,年轻同志要多向“老同志”请教学习。我相信,任何一个学院、任何一个部门,班子做出任何决策,只要出于公心,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大家互相配合、互相体谅,想事干事不整事、圆台补台不拆台,这个班子就一定会是个团结的集体、战斗的集体,就能形成合力,开展好各项工作。还要善于宣传师生、发动师生,引进和凝聚更多的人才,获得师生的积极配合,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五是守廉洁:希望大家清正廉洁,干净干事。刚才,何书记给大家做廉政谈话,目的就是扣好任前这粒“廉洁”的纽扣,给大家“咬耳扯袖”,强化大家的廉洁从政意识,让大家能够“清装”上阵。我们常说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履职过程中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对得起良知,筑牢信念坚定、心怀敬畏、自觉自律三道防线,做到干净干事不出事,健康成长不掉队。同时要注重自身形象建设,我们的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上应大干部应该就要有干部的样子。

同志们,新干部要有新气象,新干部更要有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从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苦难辉煌中走来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将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一路向前,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同样,任何困难险阻也不能阻挡上应人继续前行的步伐和创造美好的未来!在座的各位同志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厚德精技、砥砺知行,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落实、落实再落实,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饱满热情的工作态度,昂扬向上的干事激情,迎接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召开,在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的新征程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创造学校新的荣光

我就讲这些,谢谢。


以新姿态、新担当、新作为

开创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建设新局面

——在2020年秋季学校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20年9月10日)

   柯勤飞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学期干部大会,总结学校上半年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分析面临的机遇、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今年上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市委市政府、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和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事业发展,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全面、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做到疫情防控不松懈、教学科研不停步、改革发展不放松,学校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在线教学工作有序有效推进。疫情发生以后,学校教务部门和各二级教学单位积极贯彻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迅速启动落实相关课程的线上教学,精心制定研究生、本专科生的教学调整和线上教学工作安排,广大教师积极响应、精心准备,组织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全校共计681门课程,1506个教学班,764名授课教师参加线上教学,学生总体满意度良好,这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和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全力保障毕业生按时毕业就业。面对今年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学工系统和各二级学院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迎难而上,快速响应,在工作条件受限、工作模式改变的情况下,千方百计联系用人单位,相继筹备组织“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20届毕业生春季网络校园招聘会”,联同传统合作区域开设“专场网络招聘会”,支持有关二级学院举办专业特色鲜明的“生态绿化行业专场网络推介会”“经管云招聘会”,针对长期重点合作企业开设“云专场招聘”,构建了“高校-区域-行业-企业”四位一体的云端就业新模式。截至8月28日,学校整体就业率为96.03%,高于全市平均4.3%。

三、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和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单位建设扎实推进。上半年,学校总结分析了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进展情况,制定了《2020年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专项绩效管理办法》,切实推进“高地大”建设出绩效,出成果;同时,学校以高校分类评价工作为契机,将分类评价工作与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有机结合,由发展规划处牵头,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通过科学分析评价指标内涵,着重把握新导向、理解新要求,使办学成效尤其是办学特色得到精准呈现;学校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单位建设顺利通过考核,为下一步“申博”打下了基础。

四、学科建设和产学研服务不停步。疫情期间,科研部门创新思路,多次举行在线工作会议和产学研成果推介会议,取得良好效果。广大教师坚守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一线,做到不缺位、有作为。尤其是我们的教师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为抗击疫情贡献科技力量,展现了上应人的责任和担当。例如,上海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合作单位进行了防治新冠病毒药品和健康产品的虚拟筛选与合成开发;上海物理气相沉积(PVD)超硬涂层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疫情期间夜以继日,连续为20多家知名企业提供硬质涂层刀具生产服务,为企业复工复产按下了“加速键”。香料香精化妆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积极谋划、创新思路,跨界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组织力量申报国家级科研平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力争实现更高层次基地平台零的突破。目前,学校各项科研工作有序开展、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产学研工作稳步推进,例如化工学院毛海舫教授团队与普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个合同标的额就达550万元,并共建“绿色药物合成与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研究院”。上半年学校获“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单位”,这些成果极大地振奋了广大教师战胜疫情、加速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转化的信心和决心。

五、保持人才引进工作持续推进。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人事部门多措并举,着力推进引才引智工作,积极推进网络宣讲、视频面试等工作,构建快速有效的“线上招聘”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各二级学院抓住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推迟开学的空档期,将疫情之危转化成引才之机,加强优秀人才的邀约、洽谈,上半年共公示131人,报到81人(其中正高报到2人,副高报到6人);同时,学校认真制定发布了学院和机关部门的考核办法,各部门顺利完成了新一聘期的聘任工作,全校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顺利完成。

回顾上半年的工作,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与我们在座各位同志,以及广大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和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学校,对大家的辛勤工作和奉献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同志们,我曾多次提到过,2020年一个突出感受,就是“变”。国际关系,风云变幻、变数良多;社会环境,因疫情而催生了种种新业态;教育生态,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对未来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交融之中,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深度交替之中,处于两个五年规划的深度交接之中;我们正在面对外部竞争和内涵提升这“两大挑战的交叠,正面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和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这“两大重任”的交集,我们也正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办学的变化与挑战。

在这样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当口,以辩证思维冷静分析我们所面临的“变与不变”,才能更好地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机遇和挑战、形势和任务。新学期刚开始,大家可能已经感觉到,眼前的工作头绪多,要交的账也多,但无论疫情对我们工作的影响有多大,也无论正式开学后工作的压力有多大,我们年初确定的重要任务不能变,工作成效不能减,要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下面,我就学校今年下半年需要重点推进的几项工作再做一些强调。

一、全力推进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工作。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学校构建本科-硕士-博士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学科结构、扩大办学影响力、提升办学竞争力的必然需求,是上应人多年以来的“夙愿”。作为今年学校党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已进入申报工作的冲刺阶段,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紧迫而充满挑战,全校上下要深刻认识到申博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和面临竞争的激烈性,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务必要明确责任分工,继续追踪政策导向,研判形势变化,设计发展策略,细化工作任务,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总要求,分步实施、分项落实、分头推进各项工作,要以志在必得的态度和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和申报工作。

二、持续抓好高水平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一是持续强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价值引领,以“铸魂育人”为根本,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进一步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以迎接建党一百年为重点,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二是以学科带动专业集群,以学科优势持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对接国家和上海战略所需,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尤其是要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抓住今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展学位授权审核契机,用好目录内本专科专业自主设置权和目录外应用型本科专业省级自主审批试点权,使学科专业布局、结构与区域行业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相匹配,提高专业认证覆盖率。三是继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顺应和支撑创新驱动强国建设。近期,为落实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做出的重要指示,教育部等部门即将印发“1+1+4”研究生教育改革系列文件,并同步实施研究生教育“十大专项推进行动”,学校职能部门和相关二级学院要积极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推动学校研究生培养“上水平”,更好地顺应和支撑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三、着力推动高水平应用型学科建设。根据学校学科发展基础和社会发展需求,启动编制新一轮学科发展规划;相关职能部门要提前谋划,牵头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的迎评工作,各二级学院和有关学科要提前梳理数据,做好筹备工作;在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准备工作的同时,也要抓紧推进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的“收官”和总结评估工作。前段时间,在2020年秋季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陈群副市长就特别提到了要优化调整学科建设资源配置机制,对一期建设成效与预期目标差距较大甚至出现倒退的,要核减其投入额度直至退出支持范围,这就需要我们在学科建设上强优势、补短板,加强协同创新,推进应用交叉学科建设、发展特色优势学科,加快形成学科核心竞争优势。

四、不断提升科学研究谋划能力。下一阶段,学校将整合校内资源,加大力度建设大团队、大项目、大平台,提升科研的价值和显示度。各二级学院要提高站位认识,系统思考未来的科研工作走向。我们有三个方面可以着力谋划:一是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上海即将出台《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试点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要构建形成“1+6”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形成“1+N”产教融合区域布局。我们要抓住这个难得机遇,主动对接、靠前作为,积极融入到产教融合区域布局中去,为城市发展培养紧缺急需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二是在产学研合作的深度上“下功夫”,要以协同创新平台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通过教师助力企业对若干“卡脖子”关键技术进行攻关,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问题,提升教师技术创新创造的能力。三是加快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大学科技园连着学界和业界,最有条件、最有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科技人才培养。近期上海即将出台《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认真研究、战略谋划,把大学科技园建设纳入学校整体事业发展格局,加快推动相关工作落地,从而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五、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是推进博士授予单位建设和地方高水平高校建设的关键,要充分把握并用好“人才新政20条”,充分认识实施“揽蓄计划”的重要意义,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一方面,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同时继续办好“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等平台渠道,积极引进35岁以下优秀人才,通过平台集聚更多优秀青年人才,为学校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另一方面,要特别关注对青年教师的个性化培养,注重分类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每一个人才的作用,以最大效能服务学校发展。因此,我们要创新思路举措,打造良好的学术生态氛围,让青年教师入主流、到前沿、快成长,这里面,尤其是我们的“老教授”们,不仅要发挥好帮扶作用,还要帮助青年人拓宽视野、提升能力。

六、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十四五”的五年,是各高校加速建设、提速发展的关键五年,对于改变目前高校间的竞争态势、发展格局,实现目标再攀升具有关键作用,全校上下要深刻认识到战略规划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先导性、引领性作用。总体看,学校“十四五”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各二级单位规划编制进展顺利、状态良好,目前已进入规划文本形成的关键阶段,下一阶段,各二级单位务必要按照学校《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规定的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加速推动有关工作,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协调性、保障性和支撑度,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事业做好顶层设计。

七、深化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上半年,以干部换届聘任为契机,学校对部分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进一步优化了部门职能,理顺了职责关系,提高了管理效率。下一阶段,学校内部治理的重心是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和创造力,逐步建成内外融合的开放式办学的生态网络运行机制。去年,上海市出台了《市属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社会捐赠收入财政配比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市属高校社会捐赠收入财政配比资金,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政策,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支持学校办学,拓宽筹资渠道,确保申报的捐赠收入符合配比条件,并用好捐赠收入和配比资金。

八、持之以恒抓好信息化建设。这次的疫情对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提出的一个很大的考验就是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对于教育教学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如何建设一个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形象相匹配的数字化、智慧化校园,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这里要强调的是,信息化建设不是信息化技术中心一家的事情,这是全校上下共同的责任,要形成全校“一盘棋”的局面,切实抓好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强化二级单位信息化建设责任意识,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推动业务流程再造,通过信息化建设倒逼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管理能效优化升级。

九、做好2021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2021年学校预算编制要按照市教委要求,抓好“六个重点”,确保将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切实保障学校事业改革发展。一是要“压”,继续落实“紧”的基调,进一步压减一般支出。二是要“统,加快预算执行,盘活存量资金资产。三是要“保,保障基本支出,确保预算不留硬缺口 四是要“调,调整优化结构,切实保障重点支出。逆势加大学科投入,夯实创新策源基础。五是要“准,提高项目编制的精准度,夯实预算编制基础。六是要“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希望大家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预算编制工作纳入学校改革发展工作全局考虑,进一步谋划好明年的重点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圆满完成2021年预算编制各项工作。

十、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当前,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仍然艰巨,国内部分地区新增确诊病例零星出现,各地正处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新阶段。教职工陆续返岗、大批学生报到注册在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依然是学校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全校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懈状态,要严格执行奉贤校区晚间值班制度,严格按照学校《处级干部管理规定》落实请假报批、报备制度;学校各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全方位做好师生返校复学各项工作,全面构建疫情防控常态化校园管理模式,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学校常态化疫情防控、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安全、有序运行。

由于时间关系,还有很多具体工作就不再展开讲了,已在工作要点中。同志们,这次学校第七轮中层干部换届聘任已顺利完成。在座的各位同志,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新面孔”多、年轻同志多,朝气蓬勃。希望大家都要以“新姿态、新担当、新作为”开创发展新局面。进一步提高紧迫感和责任意识,要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契机,抢抓战略机遇、拿出必胜信心、汇聚强大合力,确保如期完成今年的改革发展目标任务,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百年和即将召开的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献礼。

今天恰逢第36个教师节,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学校向全校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祝大家教师节快乐!

谢谢大家!